人,生之于社会,必然有来与往,聚与离,亲与疏,远与近。生活中,常常听人说起:“人走茶凉”,乍一听,也随声附和,次数多了,不免琢磨点道。人走茶凉是自然现象,难道人走了茶不能凉吗?人走了,茶自然会凉的,客人走了,添热水何用?不仅不会再添水,反而得把剩茶倒掉,涮净杯子,以备新客人使用。倘若,你不倒掉,继续加热水,等到新客人来喝,要让新客人知道岂不拂袖而去?或者,你对主人提出这样的要求:我走后你们要保持我茶杯里的茶是热的,常加热水,也许主人对喝茶者象敬菩萨一样,在你走后还痴痴往杯中加热水,但他心里会舒服吗?
来广州工作后,左邻右舍,朋友同事都爱喝工夫茶。这喝工夫茶还挺讲究的,有烧、洗、泡三道工序,烧开水后,先用滚烫的水冲茶壶和茶杯,头泡茶不喝,用来洗茶杯和茶具,对不用的茶壶和茶杯也会用茶水来烫一烫,名其曰:养茶。喝的次数多了,也生出一点点感悟:客人走了,主人会把茶倒掉,把茶具茶杯洗净放好,但只要喝茶总会习惯性地用茶水烫杯,以最自然的方式来保持对客人的欢迎,无论你是在位,还是已经离去。
人由此地去,彼处有新客,这是人之常情,有什么可埋怨的呢?在一起时,大家给你十二分关照,“热”得你头晕身斜,却自我感觉特舒服,分别后,身边的人会慢慢地降温,水自然就凉了,你就会感觉人情如水。尤其是人民的“公仆”,你在位时,谁供的茶最热,你就表扬谁、信任谁,甚至提拔谁,这样一来,你家门庭若市,一旦你离去时,这些人立马把水倒掉,改换门庭,你家一下子又门可罗雀。于是乎,你就埋怨人走茶凉。公仆者,人民的仆人也,为人民烧水送茶也。仆人,不但不为主人烧水送茶,还埋怨主人给自己提供的茶,人走就凉了,这岂不怪了,此公非仆也。
笔者曾因工作需要,从内地到北方,又从北方到沿海城市, 转战南北,在近十个单位和地方工作生活过,领导、同事、朋友很多,天南地北,逢年过节打个电话、发个信息、寄张卡片,虽然见面少了,联系少了,但那份感情仍然在。其实,无论你是官者,还是平民,多一份平常心、少一份功利心,多一点人性、少一点奴性,多一些人情、少一些世故,多一些平民意识、少一些官阶风度,“人走茶凉”之感,何有之?
人生如饮茶,正是人走了,茶凉了,情未了。
评论